AER-长期导向思维(短视)的农业起源
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区更具长期导向,而另一些地区更寻求即时回报?“现在就要,还是以后再要”,这种时间偏好的起源是什么?
Oded Galor等学者利用全球农作物潜在产量栅格数据和哥伦布交换的自然实验,发现农业投资自然回报的地理差异对不同社会的时间偏好分布产生了持续影响:有利于获得更高农业投资回报的前工业化农业特征引发了选择、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从而导致了长期导向的普遍存在。
标题: The Agricultural Origins of Time Preference
期刊: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作者:
- Oded Galor: Herbert Goldberge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Brown University. Editor in Chief of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the founder of unified growth theory.
- Ömer Özak: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Economics Department at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with a Ph.D. from Brown University.
出刊时间: 10 October 2016
Background
- 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指个人或经济体对即时回报与将来回报的相对重视程度,通俗解释是“现在就要,还是以后再要”,被认为与个人发展、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时间偏好存在广泛的地理差异,有一些地区更能做到延迟满足和长期导向,有些地区则更易选择高时间偏好;
- 延迟满足(delay gratification)是低时间偏好或长期导向的表现,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影响人们的储蓄、消费等跨期决策。心理学研究中,延迟满足被认为与一系列正向结果相关,如实验中表现出更好延迟满足能力的儿童,长大后在学业、职业、健康等多方面表现得更好;
- 时间偏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不同社会时间偏好差异的起源仍然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社会更具长期导向,而有些社会更偏向短期主义?
核心解释
- 农业投资自然回报的地理差异对不同社会的时间偏好分布产生了持续影响;
- 如果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能培育出产量更高的作物(在给定的生长期内),那么该地区的农民就会加大农业投资。对长期农业投资回报的有益经验通过选择、适应和学习等途径传播下去并延续至当代,使该地区更具长期导向;
- 机制:长期导向的经验通过文化途径向后代传递。
马尔萨斯时期时间偏好演变的基本要素
- 职业选择:具有长期导向的个体选择了回报更高但延迟满足的农业活动;本文的模型中区分了两种农业生产模式,作者称之为禀赋型生产模式和投资型生产模式:
- 禀赋型生产模式(endowment model):利用现有土地和资源进行农业活动,主要是狩猎、采集、布局、放牧和自给农业(收获在当下);
- 投资型生产模式(investment model):如谷物种植农业,其投入与回报之间具有时间差,且回报时的收益系数比禀赋型高,具有延迟满足的特性;
- 学习:具有长期导向个体进行的农业投资有利可图,这强化了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 生育:具有长期导向的个体拥有更优越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拥有更高的繁衍后代的成功率;
- 代际传递:由于长期导向个体的生育成功率更高,人口中长期导向个体的比例随时间增加。
因此,从长远来看,农业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社会也具有较高的长期导向。
Data and Empirical Strategy
因果识别挑战
- 反向因果:长期导向可能会影响技术选择并进一步影响作物产量,即不是作物产量高(农业投资回报高)引致了长期导向,而是长期导向的群体通过技术改进等渠道提高了作物产量;通过使用基于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潜在作物产量(而非实际产量)数据缓解这一问题;
- 遗漏变量:地理、制度、文化或人类特征等因素可能决定了群体的长期导向,并与潜在作物产量相关;通过控制地理特征、大陆固定效应、个体特征、国家固定效应缓解这一问题;
- 农业气候特征可能直接影响了当代的时间偏好:过去有助于高投资回报的农业气候特征可能直接影响了当代的农业实践和时间偏好,并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发展,即机制是农业气候条件的直接作用而非作者认为的“文化”途径。利用哥伦布交换(Columbian Exchange)作为自然实验,考察1500年前的潜在产量对长期导向的影响,缓解这一问题;
- 具有长期导向的群体可能会移民到高农业投资回报的地区:考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来源国的二代移民的时间偏好,如居住在美国的父辈分别为英国和中国的移民,他们都生活在美国,这保持了相同的制度、地理和文化环境,差别在于来源国不同,使得机制被确认为代际文化传递。
哥伦布交换作为自然实验:1500年前后,大航海的影响迅速扩充了一个地区可以耕种的作物种类,这样以哥伦布交换为界可以划分两个潜在最高产量。在作为自然实验的情境中,假设新引入的作物带来的潜在作物产量和生长周期的变化是随机分配的,而这种随机性意味着变化独立于任何其他可能影响产量的地区特征。这样,研究者可以更有信心地将观察到的结果(如人口密度的变化、经济发展、技术采纳等)归因于作物产量和生长周期的变化,而不是其他未观察到的变量。
哥伦布交换(Columbian Exchange)是指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新大陆与旧大陆(欧洲、非洲和亚洲)之间开始的广泛的生物和文化交流。这一交换不仅仅包括商品和作物,还包括动植物、疾病和技术等的传播。在农业方面,哥伦布交换导致了优良作物的跨洲转移。例如,马铃薯和番茄从美洲传入欧洲,而小麦和大米则从欧洲和亚洲传入美洲。这些新引入的作物往往提高了当地的农业产量,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农业实践,也间接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Main Data
- 因变量:
- 长期导向水平:分为国家、地区和个体层面,主要来源于Hofstede等构建的数据,还包括欧洲社会调查(ESS)、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关于长期导向的数据。在已有研究中,Hofstede将长期导向定义为一种文化价值观,代表着培养面向未来回报、坚持不懈和节俭的品质;以分数表示;
- 储蓄、吸烟行为:来源于欧洲社会调查(ESS)、综合社会调查(GSS);
- 技术采用:来自标准跨文化样本的种族水平数据,是二分变量;
- 人口密度:1500年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量,来源于McEvedy and Jones (1978)的数据。
- 自变量:
- 作物产量:潜在最高产量,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量衡量,而非实际的以重量衡量的作物产量。潜在作物产量的计算基于早期耕作方法和农业气候条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 (GAEZ) 项目,源数据是5‘ x 5’的栅格尺度(回忆一下高中地理,球面大圆经纬度1度=111km,1度=60‘,5’约为9.25km,5‘ x 5’的栅格数据约为85.56 km2,原文说约为100 km2,不太严谨了哈);公元 1500 年之前潜在作物产量的跨国分布范围为 0.5 至 18(每年每公顷数百万千卡路里),平均值为 7.2,标准差为 3.2;
- 作物生长周期:同样来源于GAEZ项目,为给定情境下作物最高热量的生长周期;公元1500年前作物生长周期的分布平均值为134天,标准差为18天,范围在80至199天之间。
作物产量和成长周期及其变化的数据,皆分成1500年之前和1500年之后两组。
作者在本文的online appendix里详细解释了各类变量的构造和数据来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下载查看。
Results
- 国家层面的分析:在考虑了一系列地理要素后,结果显著为正,作物产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长期取向就会增加 9.5 个百分点;利用哥伦布交换的实验设计,结果保持不变;
- 二代移民的数据:长期导向方面,结果依然显著,原籍国 1500 年之前的作物产量提高一个标准差,第二代移民的长期导向水平就会提高 2-6 个百分点;储蓄行为方面, 1500 年之前的作物产量提高一个标准差,储蓄的可能性会提高2-8个百分点,作物产量对储蓄行为的影响是由长期导向调节的;吸烟行为方面, 原籍国1500 年之前的作物产量高一个标准差,个体成为习惯性吸烟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4 个百分点;
- 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公元 1500 年之前的作物产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个体长期导向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2 个百分点;将数据汇总到区域层面以减轻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结果保持稳健;
- 其他结果:祖先人口在1500年前暴露于更高作物产量和更短生长周期的社会,以及那些在1500年后暴露于产量大幅增加和生长周期缩短的社会,采用主要技术革新的概率更高;人口密度的系数亦为正显著(附表B21)。
号外
- “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Aristotle 这句引子出现在本文的working paper版本中;
- 这篇文章的工作量好大,整理了好多数据;作者的语言高度凝练,我读起来好困难;
- 在关于xxx的农业起源研究中,利用外生的潜在作物产量or作物种植适宜性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或IV,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了;
- 二代移民数据真好用,用来论证“文化和代际传递作为机制”屡试不爽!
原文信息
Galor, Oded, and Ömer Özak. 2016. "The Agricultural Origins of Time Prefer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6 (10): 3064-3103.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er.20150020